創新履責實踐引領行業發展——中鋁集團社會責任管理榮獲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
來源: 中國鋁業公司時間: 2019-06-27作者: 管理員
□陳一新 韓 露
近日,在2019年全國企業管理創新大會上,中鋁集團《大型有色金屬集團基于管理模塊和負面清單的社會責任管理》成果榮獲一等獎,成為有色金屬行業社會責任領域獲此殊榮的唯一單位。此次獲獎也是中鋁集團社會責任工作繼2015年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企業管理現代化成果一等獎、2018年獲得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一等獎之后,獲得的又一項國家級重要獎項。
中國企業聯合會會長王忠禹為中鋁集團頒獎,中鋁集團黨組副書記、董事敖宏登臺領獎,并應邀在“一帶一路”論壇上作了題為《立足絲路走向世界》的主題發言。他從創新發展戰略,融入“一帶一路”;創新管理實踐,堅持合作共贏;抓住合作機遇,攜手共創未來三個方面,介紹了中鋁集團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重要契機,加快國際化經營,創新社會責任管理實踐,取得的積極成效和經驗。
全國國有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評定委員會主任邵寧在頒獎大會主旨報告中特別指出,中鋁集團“形成了具有中鋁特色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在責任競爭力、市場競爭力、品牌競爭力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充分發揮了行業排頭兵的作用。”
近年,中鋁集團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不斷探索將社會責任國際標準ISO26000運用到管理實踐中,推進社會責任工作與企業運營管理深度融合,開啟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首次實現社會責任國際標準中國化
2011年社會責任國際標準ISO26000發布后,中鋁集團率先使用國際標準指導社會責任工作,開展了《ISO26000在中國企業的應用》課題研究,從中國國情出發,用國際標準指導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成為國內最早使用ISO26000框架編制社會責任報告、指導社會責任管理的大型企業。
2012年,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要求,中鋁集團在對國際標準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探索把ISO26000應用于企業管理實踐的途徑,通過模塊化管理的工作思路,以社會責任國際標準ISO26000規定的公司治理、人權、勞工實踐、環境保護、公平運營、消費者權益保護、社區支持和發展七大核心議題為框架,梳理整合成為公司治理、員工權益、環境保護、公平運營、社區支持五大領域,明確了社會責任管理模塊的329個指標。
在確定管理模塊的基礎上,中鋁集團借鑒運用負面清單管理辦法,按照“劃紅線、找重點、可操作”的原則,篩選、整合出符合集團運營實際的底線指標,轉化為具有行業特色、便于執行考核的管理語言,制訂了社會責任管理80項負面清單,以“亮紅燈”“說不”的方式,提示部門和企業樹立底線思維。
經過7年的管理實踐,中鋁集團以構建“社會責任管理模塊和負面清單”為核心,從五大履責領域入手,建立了理念體系、組織體系、制度體系、指標體系、考評體系為支撐的管理模塊。
“五步法”加大模塊管理穿透力
為加大穿透力度,擴大模塊的覆蓋面,解決基層企業對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建設理解不深、應用社會責任管理模塊指導實踐的路徑不清等問題,中鋁集團制訂了標準化、可復制的“五步法”操作指南,指導企業加快構建和應用社會責任管理模塊。
第一步,結合業務特色,形成社會責任核心理念;第二步,圍繞履責實踐領域,建立社會責任指標體系;第三步,確定履責主體,梳理責任管理流程;第四步,完善制度體系,建立長效機制;第五步,實施模塊化和負面清單管理。
按照社會責任管理模塊要求,中鋁集團選擇符合條件的業務板塊和企業開展履責實踐試點,17家重點實體企業及在建項目按照“五步法”構建了融入企業運營的社會責任管理模塊,在五大履責領域展開了各具特色的主題實踐活動。截至2018年,鋁、銅、稀有稀土、工程技術等主要業務板塊完成了模塊構建工作,在集團整體層面模塊覆蓋面已超過50%。
“三個緊扣”確保履責落地見效
中鋁集團堅持試點先行、典型引路,通過在企業開展社會責任試點和專題實踐活動,復制推廣社會責任管理模塊和負面清單,創新企業運營管理。
一是緊扣企業的關鍵問題。在公司治理和公平運營領域,選取業務特點和實踐主題緊密結合的所屬企業進行試點。例如,中鋁國際作為港交所上市公司,提煉形成了“技術引領,筑夢家園”的社會責任理念,圍繞董事會、股東會、監事會的運作,以及內部管理、問責管理、海外風險控制等確定了18項責任指標,明確了8個責任部門。中鋁國際以持續的盈利能力、規范的公司治理、高效的運營管理,榮獲香港聯交所2015年“最佳公司治理上市公司”金紫荊獎。
二是緊扣企業管理的薄弱環節。在員工權益和社區支持領域,聚焦疑難問題和責任風險點。例如,六冶確定了“把農民工當兄弟,與分包方共發展”的社會責任理念,將農民工工資及時發放列入各單位績效考核指標,建立了分包商準入和退出考核機制,對分包方進行公開評分,為解決勞動用工的普遍性問題提供了示范,榮獲了聯合國全球契約中國網絡“勞工權益保護最佳實踐案例”稱號。
三是緊扣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履責領域,中鋁集團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持續開展節能減排,在集團層面結合行業特點,創新開展“中鋁聯合降碳行動”,舉辦首屆中鋁降碳節,與供應鏈合作伙伴共同發起聯合降碳倡議,在理念降碳、管理降碳、生產降碳、科技降碳、生活降碳五個方面,倡導綠色發展和綠色生活方式,發布年度《中鋁降碳報告》,評選“中鋁降碳十大優秀案例”和“中鋁降碳好新聞”,連續3年節能減排量超過100萬噸標準煤,成為鋁行業節能降碳的排頭兵。
“三融合、三同時”持續改進亮點紛呈
中鋁集團堅持有機互動、持續改進,不僅在運行過程中體現責任管理要素,而且還形成了評估和改進機制,實現閉環管理,使社會責任模塊化管理真正實現了與運營管理的“三融合、三同時”。
一是融入管理職責,做到同落實。根據企業功能定位和職責權限劃分,重新梳理、界定各層級專業部門的職能職責,對照職能職責明確履責范圍和要求,理順管理關系,整體融入企業運營管理體系。二是融入流程指標,做到同檢查。把流程運轉和指標完成情況作為各專業部門和社會責任試點企業總結檢查的內容。三是融入績效管理,做到同考評。各單位每年年初對履責內容進行確認,年中進行進度跟蹤,年底對照社會責任管理模塊和負面清單進行自檢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發布年度評估報告,納入集團績效考核,在下一年管理模塊更新時對責任指標進行補充完善,使管理模塊的運行更加符合集團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集團的責任競爭力顯著提高。構建和運行管理模塊和負面清單,增強了中鋁集團解決環境、社會和員工問題的能力,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提高,節能降耗成效顯著,員工收入穩步提升。
集團的市場競爭力大幅提升。社會責任管理模塊和負面清單的成功應用,推動了企業全面深化改革。減問題、補短板、強弱項等措施激發了中鋁集團的動力和活力,有效防范了運營風險,提高了運營效率,促進了生產經營的持續改善。
集團的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通過模塊化和負面清單管理,中鋁集團履責意識不斷增強,行業引領作用日益強化,責任品牌傳播更加廣泛。干部員工對社會責任的理解,從原來的捐款捐物上升到五大領域的全面理解和貫徹落實。集團的行業帶動效應增強,加快從原料到材料、從材料到部件、從部件到產品的轉變,有力擴大了有色金屬產品的消費領域。
- 附件: